北师大附小家委会组织37名家长联名要求7岁女孩转学,良心何在?

2022-03-09 16:09:02

高考美术集训课程 http://www.ayhmjy.com/new/700.html

当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到底应该听谁的?当老师和家长发生矛盾时,家委会应该参与吗?家委会到底是我们学校教育当中的什么组成?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师范类高校当中最为顶尖的几所高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近些年充分利用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各地区陆续开办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开头的附属学校。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相关的附属学校被冲上风口浪尖,先是北京师范大学淮安学校因违规招生被教育部点名,这两天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又因家校矛盾被网友所关注。

那么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呢?为何大家如此关注呢?

大概过程

在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的事件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大致的内容:因为家长和班主任的教学理念不一致(作业多少,健康,体罚等),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家委会联合起来联名要求一名7岁女学生转学,最终的结果是这位女生转学到离家更远的私立学校就读,而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最终也被处分、调离岗位。

有兴趣的网友们可以到网上去搜一下相关的具体事件,在相关的记录当中也有详细的过程。当然目前相关报道还是较少,我们期待有更详细的过程。

受害者众多

这起事件当中最大的受害者其实就是这位7岁的小女孩,她在人生之初遇到这样的经历,肯定会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正如“有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当然其他的包括妞妞的家长、班主任老师,其实都是受害者,这件事当中根本原因还是两方的教育理念的差异,在我们的普通的一线教师当中,还是以学习成绩为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在减负口号的今天,很多的学校依旧以抓文化成绩为主要工作,这样就与部分家长的理念形成了一定的差异。

理念的差异

当我们家长和老师的理念才能差异之后,应该如何处理到底是班主任强迫家长低头,还是家长强迫老师低头呢?

其实最终的理念可能也没对错,两种理念并没有完全的对错,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依旧是很重要,但是最终我们一个孩子的人生发展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还跟我们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发展时代等结合起来,所以当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完全应该是坐下来协商。

如果班主任认为依旧需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而大部分家长也同意的。那么如果妞妞的家长不愿意做这么多作业,那么就可以特殊对待吧,大家做三本,你可以做两本,并且把这些记录保留下来,到时候不要以此来威胁就够了。

就像我们在日常中也会遇到一些老师比较强硬,家长认为老师不应该这么对待他家孩子,他们家孩子主要到这边来以身心健康为主,学习没有太多的要求,那么我们还是尽自己的努力,但是也得结合家长的看法,毕竟孩子还是家长的。

班主任和家委会的角色

现在的家委会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学校必备的组织了,甚至很多学校都会组织校级的家委会,很多的事情也都以家委会的名义开展。

在这起事件当中,家委会的觉得肯定是不光彩的。这位学生没有经干扰到他人的学习,没有恶劣到在教室里面成为校霸的程度,我们真不至于说让所有人进行签字联合挤走这位学生。而家委会如此的出头,主要是跟这位班主任的一定程度的暗示和家委会成员煽风点火有关系,家委会成员想通过这样的事情来显示出自己的权威,能拉近和班主任的关系。

最终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也有专家就说过教育其实就是一门关系,当然现在的教育当中,我们的教育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包括的是家校关系,如何获得家长的支持也是我们老师面临的很大考验。

在减负时代的到来,我们是否应该还给孩子这么大的强度呢,特别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布置大量的作业,真的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吗?作业是需要的,但是也得注意量的统计。

大家对于小学阶段的作业和学习压力如何看待呢?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呢?

最终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是所有学生的幸运;遇到一群优秀的家长,也是老师的幸运。希望这样的相遇多一点吧!

大家如何看待在这起事件当中的家长老师和家委会的角色呢?欢迎在评论区当中留言。

我是教育有未来,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欢迎大家的关注与转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晨悦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