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聪明钱都在买的基金,居然是……

2022-03-07 21:22:00

玻璃钢夹砂管多少钱一米 http://www.boligangguandao.net/jiage/

  下个月的你:双十一都不知道买什么,诶,借你的购物车抄一抄!

  再下个月的你:今年基金都没赚钱,哎,借你的基金账户抄一抄!

  别说想回到9月30日重新过十一了,可能你都想回到1月1日重新买基金了……

  你是不是也很纳闷,为什么赚钱的基金都是别人家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一类人,他们买的基金今年赚钱概率超过了80%。

  他们就是传说中钱多又聪明的机构投资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9.30,剔除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不作投资推荐)

  我们分别选取今年中报机构投资者占比超90%的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占比超90%的基金统计他们的年内收益率,可以看到,虽然机构偏爱的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不是很高,但是正收益概率超80%!相比个人投资者,明显稳重很多。

  既然他们这么“学霸”,那直接跟着他们买基金不就肯定能赚钱了?

  别急,不妨先看看最近三年机构喜欢的基金都是啥样的:

近3年不同类型基金机构和个人持仓占比数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0.12.31)

  是不是有些意外,机构投资者对于债券型基金的持有比例基本维持在了90%左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穷人玩期货,中产玩股票,富翁玩债券……”?

  机构投资者向来被称为聪明钱,也不是没有道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机构投资者在2017年至2019年不断增加了股票型基金的配置,降低了债券型基金的配置,和个人投资者的操作可以说是完全相反,而这段时间,市场正处于低位。

  但是对于这些资金体量大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求稳是他们的第一追求,他们更关心的可能不仅仅是收益的高低,更多的是长期收益的稳定性,说白了,就是“慢慢变富”。而个人投资者就不一样了,怀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恨不得一击命中要害,取得胜利,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他们。

  那么,机构买基金真的比散户赚钱吗?

  我们以权益类基金为例,看看最近3年机构持仓占比不同的基金平均收益如何: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9.30)

  是不是又有些意外,机构持仓占比小的基金反而收益更高,不过这倒是和上面机构的投资理念对上了,他们更偏向于低风险,那么收益自然也就不高了。但是像18年下半年这样的熊市,机构就大获全胜了。这也说明了他们更看重风险、回撤等指标,而不是单纯追求高收益。

  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利用好机构持仓占比来选基金呢?

  机构持仓占比这一指标一般会在基金中报和年报中展示,如果基金的机构持仓占比较高,说明机构的认可度高,一般表现不会太差。但是这种策略更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同时也要注意,机构持仓占比不能太高,如果超过了90%,会存在机构大量赎回引发净值波动甚至是清盘的风险。

  最好是选择机构持仓占比在60%-80%区间的基金,再结合历史业绩、基金经理、持仓等,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

  下面,我们就通过天天基金APP条件选基功能筛选了部分机构持仓占比较高的权益类基金供参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机构是被条条框框限制的,选出的基金更适合长期投资,追求稳定的收益,而散户则更灵活,需求各不相同,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我们更应该取长补短,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而不是等着别人喂到嘴边,要有组合配置、长期投资的意识,避免跌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要在投资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做好规划,才能更有持续性。

  有句话很经典,“投资不是巴菲特在你耳边说,我研究好了,就买这个,咱俩一起买,十年翻个十倍。”再优秀的作业,你抄来的也只有静态的结果,而投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抄作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思考和学习,把别人的经验转变成是你自己的经历和投资思路,不然再怎么抄,别人的“13”到你这还是会变成“B”。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晨悦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