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23 18:57:02
只有失去才知道珍贵。
这是句老生常谈的话,被用滥了。可真正在这种环境里面工作,真正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失去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才知道这句话真对。
海员21个月,两年在家休假3个月。三个合同期,20多个航次。在前辈的资历中实在不算什么。可是对这份职业的感触,不在乎时间长短吧。
这种感受很复杂,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人的情绪简直就是过山车一般。封闭的环境让人变得敏感无比。一点挫折会让人无比沮丧,一点快乐又让人幸福爆棚。
圣母和恶魔在内心无数次的交战,有的人熬过了这一切,变得豁达而乐观,心理承受能力巨大。有的人变得厌世而暴戾,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而狭隘无比。
怎么选择不由自己,航海只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你最真实的一面,因为在这里,面对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内心。
2013年7月上船,离开北京总部的那天倾盆大雨。南苑机场飞南通的飞机因为天气延误了10个小时。抵达南通的时候是晚上,接机的代理把我带到小旅馆交代了一下就离开了。
其实那会就开始了一个海员的生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只是短暂的停留。下过雨的街道,零星陌生的路人,一个人在沙县小吃随便吃点儿就不知道该去哪里,迷茫和恐惧就这样在上船前的第一个夜晚埋下了种子。
第二天代理接我上船,办过手续后第一次站在巨轮面前。泰坦里克号里面的Jack面对巨轮时,镜头里面的上帝视角告诉大家这船有多大。
而当时的我是懵的,因为船舷前的我一眼看不到船头,太过巨大以至于没有了概念。capemerlin,93年日本造的散货,长292米,宽48米。总载重吨168750吨。排水量是三个泰坦里克号还要多,尺度比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还大。这是我上船一周后才知道的。
海员食堂
到船第一个对话的是一个乌克兰的老水手,英语都说不利索,一段痛苦的手舞足蹈后,他带我去了船舶压载室见大副——我的直系领导,保加利亚人。
全船都无比惊讶还有一个实习生上船,因为没收到任何关于我上船的通知。到是带我的三副欢欣喜悦,因为有人可以给他打杂了。
后面安排住宿,发工作服,第一次装卸值班,第一次上驾驶台,第一次上甲板干活就不说了。毕竟关于人生的第一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航行后的目的港是澳大利亚,那会儿船上还没有网络,只能每天发一封邮件。前女友在北京一个人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再加上沟通缺乏的原因,一个半月后就分手了。
真挺痛苦的,也正是这种痛苦的折磨,突然想通了很多事,也更加看清楚了自己,自己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和现实中的无可奈何。封闭的环境里面,只有自己和自己作战,想法极端的简直可怕,情绪爆发的时候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狂哭!是的,一个大老爷们儿抱着枕头哭的稀里哗啦的,脑袋手脚全部都是麻的,浑身不住的颤抖,呕吐。恨啊,恨这份工作,恨自己当初的选择。
好在最后还是熬过来了,每个人不都得有这么一段才能在感情这堂客上毕业吗?也是这一段的经历,每天问自己航海的意义,问自己的未来,和那些老船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才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工作的伟大和不易。
这不到0.015平方公里铁铸的移动家庭上还有无数的故事。在这里只举几个说,谈谈体验。后来接触的工作多了,开始行使驾驶员职责的时候,对海员或者说是驾驶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个大副是俄罗斯帅哥,喜欢看书,虔诚的东正教徒,每天一起值班的时候聊得很多,从政治,哲学,宗教到车子房子家人祖宗十八代都扯了个遍。因为大洋航行值班的时候,一连好几天看不到一条船,自动舵一设定就是对着茫茫的大海望穿秋水。
大副跑了12年船,从水手做起,经历过同事的死亡,也在生命危急的一刻顿悟无数。10年的时候,大副还在做二副职位的时候,在澳大利亚锚地,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他挺了三天,直到澳大利亚港口安排直升机送到医院才化险为夷。
这段经历在他说来挺轻描淡写的,但是细思极恐,这玩意儿疼起来会活生生把人疼死的。如果不及时治疗,阑尾破了,基本就是死刑。虽然船上的驾驶员都有培训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切除阑尾,但是谁敢动手呢?好在上天眷顾,病发的时候他在锚地,而锚地又幸运的在澳大利亚,如果在中国。。。
之后大副就开始信教了,一改原来放浪不羁,下船嫖娼,上船酗酒的习惯,变成一个问温文尔雅的帅哥。大家脑补一下俄罗斯非胖子的颜值吧。
当然也有反面的例子,而且大多数是普通船员,也就是水手,铜匠,机工一类的职务。他们受教育水品低下,对生活也没什么规划,在这个资本主义剥削最早存在的行业,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我们公司大多数船员都是东欧国家诸如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塞黑,或者中国印度等劳动力廉价的地方来的。
这些船员大多数都看起来友善,但是内心麻木可怕。在贫穷面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不只是中国人。普通船员是不能晋升的,因为教育水平的约束,他们终其一生只能是普通船员。一个合同期又一个合同期,他们的一生都在大海上。
和时代脱轨,思维僵化,狭隘自私自卑又自大。航运本来是联通世界的职业,他们耳濡目染中国的进步应该是感触最深的一批人,但是每当讨论起祖国,他们所表露的观点又无比的落后,从不承认眼前看到的进步,却总是拿着十年前报纸上的见闻评价中国。
合同期开始的时候,乐呵呵的上船快乐无比,等到合同期即将结束回家闲下来的时候又信誓旦旦的说这个合同期结束了一辈子不上船了。可是回到家,一通挥霍后又回到这里,周而复始,如同魔咒。
其实中国船员也大抵相同,面对孤独和枯燥的生活,调节的只有自己。第二个合同期我带着kindle还有2T的电影上船,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想要跳出来只有靠自己。
圣母的时候,就劝劝自己,全世界60亿人的吃喝用住,没了我们,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