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02 00:58:02
代刷网 https://yufeng.bixuge.com/
01
在南京,如果你最近买/卖二手房,可能会抓狂!
目前,几乎没有对二手房有利的政策/消息,要么二手房指导价呼之欲出、房贷没额度,要么学区房被爆锤...更要命的是房子不涨,早点买、迟点买,没什么区别。
房东在卖与不卖之间“切换”!
中介在推不推之间“徘徊”!
在当下,说实话,如果你对真相没有恰当认知,可能就走错!
尽管很多人吹捧楼市试图制造种种暴热,对不起,不管二手房还是南京新房,寒流已来!
上周六,我们在江北售楼处现场,原来要预约才能看的楼盘,如今被大量中介挤爆,都在朋友圈吆喝“金九银十来了”、“售楼处被挤爆了...”、“还不快抢”,有的中介恨不得自己上去抢2套!
可是,在我们看来,热闹背后是有危机的,新房看的人多,但新房也存在暴击,众多售楼处的客流量是有问题的。
买房的真相,要看到热闹背后的冷静,繁华背后的唏嘘。
02
首先,从底层逻辑来看,南京房价上涨,最大的推手是城市发展+供需关系。而南京的城市发展目前更多基于硬核产业,而不是“发展房地产、推高房价”为主旨。
操盘的逻辑变了!
新房之前,我们厘清二手房市场,为什么这么多中介冲进了新房市场?
房东要赚钱、中介要赚钱,但南京的挂牌量却大涨。世道已十分艰难!
目前,仅南京链家挂牌量已经高达12.8万套!
这个挂牌量高吗?
真的,非常高!
对比长三角各大城市的人口/链家挂牌量,你能看到什么?
人口:上海>苏州>杭州>合肥>南京
链家二手挂牌量:南京>苏州>合肥>杭州>上海
截至2021年8月30日,链家数据显示:南京二手房挂牌量是上海的7倍。接近与杭州、合肥的总和!
二手挂牌量持续攀升,带来二手房市场的分化!
什么是血腥的分化?
这就是区别:有的高价很快成交,有的连续降价无人问津!
不止是城市与城市之前撞击,南京近13万套二手房内部也在分化。
确实,大多数房子非常难卖。
这意味着某种真相落地:南京失去普涨动能,简单说,上涨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但不属于80%的南京房子了。
现在以及未来,我们都要擦亮眼睛知道一件事:即便南京有房价上涨,也是“局部性”的,也是“阶段性”的!
记住这2个词:局部性,阶段性。
放下妄想,别以为早买房就早好,别自欺欺人了!尤其,不要被某些喧哗的杂音迷惑,客观事实就是如此:
(1)行业步入深渊,不少中介门店在倒闭路上
上周还只是河西、南站等区域,一周时间,已经扩大到了江宁、江北等多个板块。
毫不夸张说,我们认识的几个中介老板都感觉到行业性危机。一位南京网红中介老总表态:对不起,我们不是在裁人,我们是在做优化。
(2)长租公寓(类似中间商)频繁爆雷
2020年8月27日,长租公寓Y客爆雷;2020年8月29日,又一家长租公寓跑路。这两年爆雷的长租公寓高达23家!
不仅仅售房,连租房也被严控。
7月13日,南京印发《南京市住房租赁企业租赁资金银行监管实施细则(试行)》,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严打“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租金贷”等行业风险问题。能“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再也不是躺着赚钱的时代了!
中介要倒一批,租房代理公司也要倒一批,二手房市场直面困境!
03
在南京,不止挂牌量和二手房指导价的不确定性,房贷下款时间拉长。房东拿不到钱,也就无法改善、再次置业。
交易时间拉长,南京的置换链不顺畅;一环扣一环,直接也影响到了新房的购买力。
过去好卖的项目,如今也变得艰难了起来。曾经傲娇不太理睬人的销售,也开始放下身段“和颜悦色”。
没想法,疫情后,购买力没有“报复性”增长;
更多二手房中介进入新房市场,造成了某些盘“人气火爆”假象。
同时,市场趋势使然,开发商也裁员!
据中房网统计,今年内共有244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以此来看,平均每天就约有一家房企破产。这些年来,累计申请破产的房企超过1000家,大多数都是中小房企。
1天倒闭一家的节奏。
同样,裁员开始了!从高管到基层、从销售到行政,能砍的就砍光。
房地产乌云密布、从上到下一连串组合拳,一场国家级劝退已经在路上。
不得不说:未来20%房子被认可,越来越多人买不起,而80%房子就是房子,不涨就是跌。记住一点:未来收益,这一切,从买房的当天就注定了。
如此形势,南京人当然生怕买错房!
04
如我们多年来的观察分析,真正具备价值(通俗的说,就是房价还能涨的房子),无非是2点:a区域发展和资源带来的红利,从0到1和从1到3的板块;b,区域内有价值的领头羊小区,具备“宜居”价值。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南京河西、南部新城南站、江北核等区域,房价持续微涨,而燕子矶、仙林湖等区域,是阶段性上涨。
当然,很多南京房子,2016年10月高点以来,房价几乎停滞了。所以,大多数在南京买房的,并未获利,反而亏了。
之前,就有一位买房人要买市区无学区老破大(图个自住),被我们劝住,差点入坑。
与之同时,不少人预测,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南京房价否会松动?
整体上涨发力,但下跌也难。
为什么?
因为这不是南京第一次经历疫情。
客观上来说,南京这些年做“筑基”,未来会兑现。
2020年初,疫情刚结束,南京在城市治理、疫情控制等方面,都让人叹服,而且南京很博爱,并不蛮横拒绝外地人归宁。这是一个有爱而且包容的城市,不可否认,疫情之后,南京出现了房价抬头苗头,但很快就被“扑灭了”。
别的城市暂不论,南京房地产绝不是“夜壶”。
回到这次疫情前开盘的7大楼盘报名情况。因为“只能报一个”的政策,且所有报名通道归入“宁小通”,单盘报名人数缩水!
拿江畔都会上城历次摇号人数来比较一下吧,人数堪称断崖式下跌(当然,房子依旧能卖完,但不再那么疯狂了)
▲数据仅供参考
这还是疫情之前的中签率,在经历疫情之后,一切都变了!不管是购买力还是“买房信心”都在发生巨变。
多少人会放弃?多少人资金存在问题。
都不好说。
于是,这几天江北核销售也很紧张。有买房人感觉自己被“尊重”了许多。过去爱搭不理的某些销售,如今变得和蔼可亲了起来。
南京大量新房涌现,哪怕品质也没那么高,但与老旧房相比,户型、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外立面、设计思维等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我们看南京1-8月成交量,也有许多亟待释放的购买力:
一方面是大量成交的新房,1-8月份就成交8.1万套;另一方面是大量成交的二手房,1-8月份成交8.5万套。
所以,很多人纳闷,明明二手房不好卖,但成交量还挺高啊!
与往年相比,南京的新房/二手房成交数量比较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置换链”:卖掉一套旧房,买入一套新房。更重要的是:
卖掉一套二手房,挂牌二手房更多!
我们看待背后逻辑,南京每年的净流入人口,与城市档次、体量、经济产业等相比,数据并不算惊人——至少,南京从未以净增人口多作为优势点。也就是说,引入的人口量,消化了部分新房、二手房,但实在无力推动整体楼市。
因素也十分明确:
(1)南京涌入人口特点,数量不多但“质素”不错,学历人口占比比较高(全国第2)。但总的来说,因为独特的高校科研、体制性单位、经济产业、岗位的供应稳定而不是爆发性增长,因此,人口的质量突出而增量不突出。
每一个新增人口都是活生生的潜在购买力,但购买力有限且集中于热门板块。
(2)理性来说,这两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平稳,比如地铁没有出现爆发增长,而其他城市正在落地、爆发;地铁里程数不断被赶抄。
(3)南京这几年经济产业稳定,科技创新、独角兽企业有所成为,人均GDP也在提升。但吸引年轻人的互联网、电商、新金融、新经济相对不明显,尤其是本地龙头企业集体萎靡(你懂的几家),导致中高端群体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毕竟,收入决定买什么房,也影响另一半的颜值。
(4)南京房地产调控真实有效,发布了“定品质”政策。在土地供应量/住宅供应、购房端、销售端、金融政策等方面足够有力,消灭了房价上涨预期,起到了平抑房价的实际效果。尤其是第二批集中供地,地价下调并提升品质(政策原文解读)。
换句话,这次买不到好房子,下次买也行。大多数南京人买房,不再焦虑。
而且,南京整体房价与学区房逐渐普及也有关系。名校分校落地,往往带来土地、房产价值的急剧抬升——这个是要承认的。当然,现在学区概念被重锤,未来还很难说,具体区域的学校要具体分析。
05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房价与人口、经济、产业极为密切?
归根结底,南京房价的定价权不在老南京人手中,而在新南京人手上。而老南京与新南京的购买方向有所不同:
a,老南京人眼中的顶级地段:多以城墙内为主,紫金山、鼓楼、秦淮河一带,这些地方被称为“主城”,聚拢是烟火,摊开是人间;
b,新南京人眼中的顶级地段:河西中、河西南、江北核、南部新城、仙林等,全是新的,没有老破旧杂的干扰。
另外,新南京人还会偏好一些区域内部的顶流,比如江宁的百家湖/九龙湖,汇通路、软件大道,这类地方有一定的地缘属性,也有诱惑力。
当然,即便楼市遇到寒冬,但城市底蕴犹在,9月1日,南京落户新政正式实施,作为周边城市的顶流,南京倒也不会缺人。
相比较于其他城市单一维度的调控,南京的真调控也在强调一件事:房产已经不再是短期炒作的工具,在南京买房就得坚持长远的价值投资,与城市共成长。
别指望暴富,但可以细水长流。
买对房比早买房更重要,放平心态,打开格局,别抓狂!
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