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1-04 19:48:22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月4日报道
一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船,靠近了上海洋山港
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船上的一些新人已经受不了海天一色的风景,迫不及待得想看到一些人类活动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码头,整个作业区内却看不到人的影子,桥吊在自动抓取货物,无人驾驶的运输车在港区穿梭……
人类发展的进度条有很多种,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其中一种。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效率的收益也就越大。
在智慧港口,不再有人头攒动的司机,而是依靠无人驾驶进行水平运输作业,以往需要在现场作业的工作人员由“蓝领”变成了“白领”,在远端监控并完成操作。
以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项目为例,一艘艘巨轮停靠在岸后,桥吊自动吊起轮船上的集装箱,卸到岸上的堆场中,随后再次吊装到港口的“快递小哥”——无人驾驶自动导引车上,将集装箱运出码头。
下一棒传递到友道智途旗下的智能重卡,通过长达32公里的东海大桥,将集装箱运输到深水港物流园区。
据统计,国内港口内、外集卡保有量超过25万辆,司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一直存在用工荒的问题。而自动驾驶集卡可以可以全天候24小时投入生产工作,不仅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仅可以解放司机,还可以让交通环境变得更加有序,提升整体物流运输的效率。
港口封闭的环境也为自动驾驶公司们带来了切实可行的落地场景,帮助港口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港口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能化、无人化升级转型,可谓双赢。
早在2020年7月份,友道智途旗下L4级智能重卡产品便已开启在东海大桥上的准商业化自动驾驶运营,实现了深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洋山一期/四期之间全流程自动驾驶载货运输。
12月23日,友道智途“5G+L4”智能重卡完成了2021年度4万标箱运输任务,执行并见证了洋山港数字化转型与自动驾驶准商业化运营落地的历史性时刻。
这背后,是港口自动化技术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也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一个缩影。
乘用车是注重用户体验的消费品,商用车则是用来赚钱的生产工具
因此,相比乘用车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如履薄冰”,商用车可谓高歌猛进,物流行业可以只关注少量指标:安全和成本,以及特定场景下的技术参数,这些对自动驾驶技术都不是难事。
友道智途的L4智能重卡基于上汽红岩第六代杰狮重卡开发,生产线前装配置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具备L4单车智能驾驶、一拖四队列跟驰、精确停车(±3cm)等功能。
一拖四队列跟驰,即头车配备驾驶员,后面四辆无人智能重卡与之编队,根据前车的行驶数据实时做出反应,就相当于一个人开五辆车,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下四名司机的工资,还能降低风阻减少后车的燃油消耗。并且车与车之间的车距可以更短,提升通行效率。
比较遗憾的是,根据目前的政策每辆智能重卡都必须配备安全员,不过明年在临港政府以及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友道智途的重卡车队有望实现头车与尾车有安全员、中间三台车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运营。
而±3厘米级的精确停车,则是港口集卡必备的能力。由于龙门吊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卡车需要精准停在吊具下方,以完成集装箱的装卸。
在下午的实际体验中,开放测试路段为东海大桥—洋山港四期码头,全长约为36km,路况较为复杂,不仅包含大量其他人工驾驶的重卡车辆,还有一些社会私家车辆,对于智能重卡来说还是有点难度。
每辆友道智途的智能重卡都配备一名安全员(驾驶员)、一名测试员,通过东海大桥收费口走上正式道路后,安全员按下一个按钮,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就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无论是多车混流、主动避障,还是自主换道超车,都能自动应对,娴熟的驾驶技术堪比“老司机”。
在临港上研智联封闭测试场地的演示环节,友道智途“5G+L4”智能重卡还展示了真无人条件下的异形三岔路口交汇、行人横穿等典型港口特色场景。
此外,我们还见到了友道智途的AIV智能转运车的现场演示,它已经在上海外四码头实现了混跑场景下的实船作业。这种没有驾驶室的纯电动运输车,续航里程达到110km,可持续作业12小时;四轮独立转向,不分车头车尾,不仅可以横着走,还能原地掉头,运行效率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友道智途的L4技术,从感知融合、组合定位、规划决策、到整车控制的全栈智能驾驶软件算法,完全是独立自主研发。“所有的算法,与前端运营的落地,都将通过我们的智驾中心来自研自营。”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CTO谢铭诗介绍到。
截至目前,友道智途的智能重卡已经转运超过6万个标准集装箱,运营里程已超过200万公里,准商业化运营实现阶段性新突破。
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应用,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早得多。荷兰鹿特丹港1993年就建成了全自动化码头,1995年卡特彼勒的自动驾驶矿卡就已经开始运行。
但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依然处于起步状态,正是群雄逐鹿的时候。“最近每个月、甚至每个礼拜都会有一两家新的公司成立。”友道智途CEO王瑞表示,“友道智途会在发展新阶段,紧抓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千亿元级市场机会,积极推动创新商业模式快速落地,实现价值变现。”
已在港口场景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友道智途,与上海港等国内领先港口达成战略合作,明年将提供30台以上运营车辆,确保完成年度10万标准集装箱转运业务。
与此同时,他们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别的应用场景,在钢厂、电厂、船厂和内陆大型集疏散运中心布局。干线物流领域,友道智途将实现原厂L3智能重卡产品的全新量产发布,与限定线路的准商业化运营。
“目标在2023年前打通园区物流和末端物流的全业务链路,形成全场景全业务链商用车DoortoDoor自动驾驶网络。”友道智途CEO王瑞对未来商业化落地进程进行了明确的规划。
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让物流体系标准化,成为全球贸易爆发的基石。
而自动驾驶技术,将让物流业再次进化,成为下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港口则是率先商业化落地的场景之一,友道智途已经跑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