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两少将携新疆6万民众叛逃苏联享受共产主义,30年后后悔了

2021-12-18 16:22:33

1962年新疆地区两位开国少将率领6万多民众叛逃苏联,追求他们的“共产主义”。然而去了没多久就后悔了,那里没有免费的面包和牛奶,只有零下几十度的西伯利亚冻土等着他们去开垦。30年后苏联解体,他们在那里实在待不下去了,想要回到已经改革开放的祖国,但是他们回不来了。

建国后苏联一直都是我们的老大哥,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密。但是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他的沙俄主义让和它关系本来不错的一众国家非常不适应,造成苏联和很多国家关系紧张,我国也不例外。

“共产主义天堂苏联”

苏联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类生育怀孕率低,人口数量一直不高。其次,二战中苏联几乎失去了整整一代人,国内人丁急剧减少。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极度缺乏劳动力,于是苏联政府想方设法提高人口的生育率,另外也在想一些提高人口数量的门路,比如吸收周边国家人口进入苏联。

那时候国内的苏联侨民众多,新疆地区靠近苏联气候事宜,苏侨最多,1950年代末期有十二万之多,两国关系降温后苏联侨民陆陆续续撤回苏联。苏联政府授意他们的克格勃特工部门在侨民撤回的同时,鼓动新疆地区的民众一同前往苏联,为苏联的经济建设增加人口。

于是克格勃特工在新疆大肆宣传苏联的优越生活,宣称那里是共产主义的天堂,有免费的面包和牛奶,有免费的房子帐篷可以住,只要愿意劳动,有不计其数的土地可以耕种。

当时我国也刚好处在困难时期,苏联的那些宣传口号确实非常有吸引力,很多不明就里的群众很容易就相信了,于是很多人就愿意前往苏联享受“吃住不愁”的共产主义。

苏联派往新疆的一些官员还违规向新疆人民发放侨民证,这是在给那些愿意前往苏联的蒙昧群众做身份掩护的工作。这还不够,苏联政府还策反了新疆军区的两位少将军衔的副参谋长,有这些少将“代言”,对于群众的策反更具有说服力。

这两个少将一个叫马尔果夫,一个叫祖农。两人在1955年大授衔时都三十多岁,非常年轻,其政治前景非常广阔。马尔果夫在解放前反对过国民政府的“新疆王”盛世才,对于新疆的解放做出过贡献,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后来担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祖农与马尔果夫经历相似,后也被授予少将。马尔果夫是哈萨克族,有中苏两国国籍,祖农是维吾尔族。

两人被苏联政府许予重诺,各种荣华富贵人间天堂等。国内政治清廉,公务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贪图享乐。但是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将领居功自傲,认为国家天平了,自己应该享受一下。但是建国后各级公务员依然清贫,这让一些人非常不甘心,此时苏联政府给画的一些“大饼”让他们动心了。

“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他们开始行动了。1962年4月22日,两万多名群众聚集到伊犁的霍尔果斯边境处,试图越过边境进入苏联。边防战士上前制止,这些群众拿出侨证,说自己是苏联公民,要回到自己的祖国。

同时在塔城的巴克图,四万多民众携带着30多万牲畜也试图越过边境前往苏联。毛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生气,说:“我不相信那边就是天堂!”但是最后还是同意这些群众去了苏联。

同时马尔果夫和祖农也向毛主席提出了想要前往苏联的请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毛主席没有阻止,并且还让新疆军区为其举行了欢送会。就这样,马尔果夫和祖农,以及六万多新疆民众就去了他们的“天堂”苏联。

“离开羊群的羊无法生存”

那些群众来到苏联之后只吃几天的免费面包,然后就被派往鸟都冻得拉不出来屎的西伯利亚,开垦那些冻土层。西伯利亚极度严寒,全年无霜期很短,农作物即使能够种植成功,也很难活到成熟,因为频发的霜冻很容易让庄稼颗粒无收。

所以苏联政府通过实践证明西伯利亚地区根本就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低成功率的收成只能养活很少一部分人。那些新疆来的群众最终发现这里根本就不如新疆。最重要的是,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冷了!

1991年年底,庞大的苏联解体了。俄罗斯境内的民众突然进入了经济上的寒冬,他们自己的基本生活都几乎无法保障。那些新疆来的群众本来压根儿就不是俄罗斯的“亲生孩子”,他们在那里的生活更加困难。

此时我国已经改革开放十几年了,国内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都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于是,三万多人一同向我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再次回到自己的“祖国”,一同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但是相关部门接到申请后没有理会,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当年这些人离开新疆去了苏联之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生产突然缺少了大量的劳动力,经济建设受到很大的损失。毛主席号召内地青年前往新疆建设社会主义,当时有1.7万干部和热血青年来到新疆,组成了新疆建设兵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新疆社会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马尔果夫和祖农到了苏联之后也短暂地享受了一段时间的“荣华富贵”,但是不久之后也同那些群众一样受到了苏联政府的冷落。战斗民族的苏联本来就不缺军事人才,马尔果夫和祖农对于苏联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个象征意义,而这个意义在那些群众越过中苏边防线之后就已经消失了。

所以他们俩后来在苏联也就并没有过上他们所谓的天堂生活,反而是苏联不断发生的政治变局让他们非常不安,最终,苏联解体,他们无法自处了。后来马尔果夫也向国内政府提出了申请,表达了想要回到国内的想法。这个申请和那些想要回国的群众一样,都遭到了不予理睬。

马尔果夫后来去了土耳其,祖农去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苏联这个伤心地他们都不想待了。

当初阻拦群众前往苏联的一位村干部哈尔依说过一句话:“离开羊群的羊活不了,离开祖国的人不能够活得幸福。”

祖国是大海,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当我们在大海里的时候,我们会很幸福;当我们离开大海,会变成无源之水,早晚都会干涸。


pdf怎么编辑修改内容 https://www.lihun360.com/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晨悦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