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10-16 19:16:02
事件点评
9 月22 日下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这是继2005 版、2014 版之后的又一次修订,为加强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提供制度保障。此次监管评级分为9 大要素、6 个等级+S 级、13 个档次。9 大要素为资本充足(15%)、资产质量(15%)、公司治理与管理质量(20%)、盈利状况(5%)、流动性风险(15%)、市场风险(10%)、数据治理(5%)、信息科技风险(10%)、机构差异化要素(5%)。评级结果分为1~6 级和S 级。其中1 级细分为A、B 两档,2~4 级细分为A、B、C三档,1~6 级共13 个档次。数值越大风险越高,监管关注和投入将越多。
监管评级属微观审慎监管框架,重点强调差异化。2020 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三支柱是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监管评级(CAMELs+)被称为”骆驼评级“,是银保监会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根据监管评级结果,银保监会将实施差异化监管,比如现场检查的频率和深度将有所不同,从而促进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问题机构、高风险机构应”早期介入,将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此前,信托公司、保险资管、消费金融公司等行业的监管评级办法悉数发布,金融业监管评级框架进一步明晰。
评级要素和方法调整,成引导银行风险管理的风向标。在2005 版CAMELs 体系基础上, 2014 版新增“ 信息科技风险(10%) ” 成为CAMELs+I,此次在2014 版基础上新增“数据治理(5%)”、“机构差异化要素(5%)”,在“管理质量”前加上“公司治理”。主要由于数据是评判风险的基础,公司治理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治本之策,差异化则是不同银行的风险特征。盈利权重从10%降至5%,流动性从20%降至15%,“公司治理与质量管理”成最大权重要素,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重要风向标。适用对象上,虽2014 版已加以引导,但将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明确纳入尚属首次。与2014 版不同,政策性银行将不再按此规定执行。随着档次细化、新增S 级,监管差异化和精准化程度空前提高。
评级结果运用趋严,将成为业务准入与扩张的重要依据。银监办发[2014]215 号规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AA 级及以下债权投资须满足“监管评级在2 级(含)以上”。2018 年12 月《理财子新规》规定,商业银行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须满足“监管评级良好”要求。监管评级结果将成为银行业务被允许进入与扩张的重要依据。单项要素评级结果上,若出现5 级或6 级,该银行将被采取限制业务准入措施。综合评级结果上,若被评为2 级或3 级,银行在薄弱领域的业务准入与扩张将受限,对2 级银行的监管力度显著大于2014 版;4 级及以上为问题机构或高风险机构,还将被采取控制资产增长、停止开办新业务等措施。由于监管评级结果不予公示,短期市场反应上影响较为有限。
投资建议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加码,市场准入严格,银行需注重公司治理等更多方面,建议关注经营稳健、风控突出的零售大行,如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公司治理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提升,建议关注公司架构完备、金融科技领先的股份制大行,如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金融监管政策超预期。
(文章来源:东亚前海证券)
文章来源:东亚前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