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今系基金兑付危机 北京证监局:公司涉嫌违法犯罪

2021-09-16 19:43:02

品今系基金兑付危机 北京证监局:公司涉嫌违法犯罪

金融虎

对品今系基金逾期行为,多位投资人向北京证监局进行了投诉,北京证监局在答复中表示,该局发现品今基金、品今控股、品今资管三家公司涉嫌违法犯罪,已将相关线索证据进行了移送,并向政府有关部门通告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情况。

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日前报道,北京证监局在答复投资人对品今基金、品今控股、品今资管等公司的举报时表示,该局发现上述三家公司涉嫌违法犯罪,已将相关线索证据进行了移送,并向政府有关部门通告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情况。

2020年,品今系基金相继陷入兑付危机,大量理财产品逾期无法兑付。有部分募集基金流向了耳东影业投资的电影,同时品今系基金被举报存在“拼单”、混用基金财产等问题。

品今控股和耳东影业实控人陈硕罡日前也通过微信首次面对公众,回答了记者采访,陈硕罡称这次疫情确实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一直没有放弃过、没有灰心,公司还是会积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01品今基金、品今控股与耳东影业

品今控股成立于2009年,前述提到的品今(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亦是品今控股旗下金融服务机构。品今控股大股东为陈硕罡,其同时也是国内知名的影视公司耳东影业(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耳东影业)大股东。

品今(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品今基金)原是品今控股100%控股子公司,目前股东为王金荣和景小娟两个自然人。

品今控股市场二部总经理赵梓龙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品今基金股权在2012年已经转让给合作方,目前品今控股与品今基金只有业务合作关系。

但是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品今基金、品今控股和耳东影业留有一样的手机号码。在对外宣传上,品今基金也一致以品今控股集团作为信用背书。

除了品今资管和品今基金,品今系还包括北京品今对冲工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投融盛投资管理中心和北京冠汇汇富投资管理中心等。

02 品今系深陷兑付危机

2020年2月起,品今系基金开始出现逾期未兑付现象。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先生在朋友劝说下,投资了品今系的基金产品。李先生说,合同约定季度息4%,自己投资80万,每个季度光利息就是三万两千块钱。

和李先生一样,武女士拿出全部积蓄两百六十万元投放到了“品今系”。武女士说,她的季度利息也是4%,每季度可拿到10万元左右。

刚开始的几个月,武女士和李先生的收益都很准时。时间来到了2020年年初,事态出现了变化。

两个人再也没有收到利息。负责对接的业务员表示,因为疫情原因,所有投资人的利息延迟兑付。尽管心有不悦,但李先生和武女士表示理解。他们希望公司尽快度过难关,继续兑付利息。到了2020年下半年,公司依然没有兑付利息。

业务员以资金被冻结、影院没开门等等理由,让利息的兑现一拖再拖。

与此同时,网上也开始出现大量品今系基金逾期的投诉。有用户诉称:“2020年初陆续到期,到期后要求赎回,品今以疫情、投资电影没有上映、赴港上市押资金为由,不给赎回本金和支付利息,以各种理由搪塞让等待或续约。”

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民事裁定书显示,2020年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与品今系的纠纷。

2021年3月1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民事裁定书显示,申请人范晓婷与品今(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投融盛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合同纠纷一案,范晓婷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品今(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投融盛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银行存款2000万元,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范晓婷的财产保全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应予准许。

3月8日,申请人隗烨因与被申请人品今(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雪静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一案,请求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名下价值410311.11元的财产,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予以准许。

据央广网报道,品今公司员工周力(化名)参与了品今系基金的投资,产品违约后被告知将在一年半后兑付,却未获正式兑付方案说明。从聊天记录截图看,现因亲属治病就医诉求,要求原公司先兑付部分款项无果。

在耳东影业办公地点,聚集了多名品今系投资人。武女士称,要钱非常艰辛,天天去(要钱),他(业务员)就骗我们。找老总,也根本不见。堵在公司门口,公司领导就从地库里面跑了。

后来业务员电话也不接,微信也把她删除了,彻底失踪了。

品今控股市场二部总经理赵梓龙称,品今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经营合伙企业,其他投资者作为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由于品今管理的基金与公司所属的私募公司的类别不符,部分产品没有备案,这些情况证监会已经有明文,相关公司也在积极整改。

03存在拼单、挪用等违规行为

按照证监会规定,私募基金最低投资门槛为100万元,在品今系的投资人中,大量不具备资格的投资人被拼单在一起,购买了品今系的产品。

根据李先生和武女士描述,他们都被业务员安排了“拼单服务”。李先生称自己一共拿出了80万元,业务员从别人那里凑了20万元。

在多家媒体报道中,品今控股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不仅诸多私募产品未按照规定备案,而且放低投资人要求门槛,拼单理财。

洪女士也是品今系基金的投资人,一共投入了550万元。洪女士说,品今系私募基金与其他正规私募基金有诸多不同的地方。“其他私募基金会把所有风险都告诉你,而且还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资产,还要去银行,还要去交易所(备注:应该是开户券商)打你的流水,证明你是参与过股票投资的。”而这一切的流程在品今系的私募基金中都没有。

品今控股市场二部总经理赵梓龙称,拼单行为公司是严令禁止的,如果有借贷、促单或者是拼单,是业务员个人的行为,公司对这种行为会严肃处理。

对于赵梓龙的说法,洪女士并不认同,因为这些业务员都有工作群,工作动态都会随时发到群里面,里面十万二十万都是有汇报的。

那么品今系的募集的资金去哪里了呢?

对于逾期的原因,业务员对李先生表示,因为疫情影响,影院没有开门,开门后就会有回款。李先生和武女士称自己购买的是股票型基金,投资合同中也没有涉及到影视方面的投资。

洪女士怀疑品今公司把自己的股票型基金挪作了他用。品今公司相关人员在跟投资者沟通时承认,以前是混用的,现在混不了,不能混。

对于使用耳东影业回款来兑付品今系投资人的行为,耳东影业品宣负责人杨雪进行了回应,杨雪称耳东影业和品今控股本质上是独立运营两家公司,互相是没有偿还债务义务的。但是为了协助品今基金产品的客户兑付,所以陈硕罡愿意通过减持耳东影业的部分股权,以及使用自己在影视投资方面获取的收入利润来对投资者进行补偿,这属于理财产品之外的一个补偿行为。

目前,李先生投资80万元,拿回近13万利息,武女士投资260万元,拿回利息14万,本金101万,洪女士投资了550万元,拿回约175万利息,本金76万元。

04北京证监局:三家公司涉嫌违法犯罪

目前多位投资人向北京证监局进行了投诉,北京证监局在答复中表示,该局发现品今基金、品今控股、品今资管三家公司涉嫌违法犯罪,已将相关线索证据进行了移送,并向政府有关部门通告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情况。

北京市律师协会刘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品今系基金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首先,有的投资者身份不符合合格投资者要求;第二,存在拼单行为,这是法律严格禁止的;第三,承诺先给利息定期回款,和承诺收益的行为,这是违法的;第四,没有明确告知投资者投资项目标的,以及项目进程;第五,声称用无法律关系的影视公司的电影回款来填私募基金的窟窿。公司的这些行为,明显与私募投资的性质不符,如果不是私募而是民间借贷,那问题就更大了,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北京电视台记者对品今控股实控人陈硕罡进行了微信采访,陈硕罡称这次疫情确实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一直没有放弃过、没有灰心,只不过在恢复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人的恶意诋毁,诱导投资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公司还是会积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5月9日,品今控股发布声明,称产品出现逾期,主要原因是投向到非标项目中的资金无法回收,例如教育产品投资、影院投资等,目前品今正在协调项目退出事宜,并已采用司法手段控制项目方的资金流向,权力推进资金回笼。

个别投资者寄望通过其他途径威胁、勒索公司以求优先兑付的行为,不会改变处置原则,每一位投资者的平等权利不容践踏。

来源:科技金融在线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优赏吧APP官网 http://www.mangguodav.cn/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晨悦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热点新闻、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晨悦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